大家好,我是小張。
作為一名熱帶雨林生態保護工作者,我長期關注各類珍稀龜種的生存狀況。在野外考察中,我們時常發現一些瀕危龜類正面臨棲息地喪失和非法貿易的威脅。許多朋友詢問:”哪些烏龜屬於保護物種?”、”普通人能為保護它們做些什麼?”這些問題促使我整理這份保護指南。
為什麼要重視保育類烏龜?在近期巡護工作中,我們注意到幾個嚴峻現象:多種本土龜類的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,非法捕捉和販賣案件時有發生,棲息環境持續惡化,基於這些現狀,我將重點介紹以下內容:受保護龜種名錄,法律保護規定,棲息地保護建議

保育類烏龜種類

台灣的保育類烏龜種類豐富,但因非法貿易、棲地破壞等問題,許多物種已列入保育名單。以下為台灣常見保育類烏龜的種類與保育現況:

保育類烏龜種類——柴棺龜(黃喉擬水龜)

保育等級:台灣為一級保育類,中國大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,IUCN紅皮書列為「易危」(VU)。
特徵:背甲呈深褐色,頭部有黃綠色細紋,幼體背甲有三條淡褐色陵脊。
棲地:低海拔河流、湖泊、稻田等。
保育原因:因非法捕獵、棲地破壞,族群數量急遽下降。
常見問題

  • Q:柴棺龜為什麼是保育類?
    柴棺龜因肉質鮮美、外觀獨特,長期遭受非法捕獵。此外,農業開發導致其棲地破碎化,種群數量逐年減少。

保育類烏龜種類——金龜(中華草龜)

保育等級:台灣一級保育類,IUCN紅皮書列為「極危」(CR)。
特徵:幼體背甲盾片交接處有黃色金線,成體後金線不明顯。受驚嚇時會分泌臭味,因此又稱「臭龜」。
棲地:河川、溪流、湖泊、河口濕地等。
保育原因:非法捕獵、棲地破壞、混種問題(與外來種巴西龜混種)。
保育現況:金龜是台灣最稀少的保育類烏龜,野外族群數量僅剩數百隻。

保育類烏龜種類——蘇卡達象龜

保育等級:《華盛頓公約》(CITES)II級保育類,中國大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。
特徵:體長50-80公分,體重可達105公斤,是陸龜科象龜屬中活動性最強的品種。
棲地:非洲中部的乾旱草原、半沙漠地區。
保育原因:因非法貿易、棲地破壞,族群數量急遽下降。
常見問題

  • Q:蘇卡達象龜是保育類動物嗎?
    蘇卡達象龜是《華盛頓公約》II級保育類動物,中國大陸法律明文禁止非法買賣、飼養。

保育類烏龜
保育類烏龜種類——亞達伯拉象龜

保育等級:《華盛頓公約》(CITES)II級保育類。
特徵:體長可達1.3公尺,體重超過250公斤,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龜之一。
棲地:印度洋塞舌爾群島的亞達伯拉環礁。
保育現況:因非法捕獵、棲地破壞,野生族群數量持續下降。
常見問題

  • Q:亞達伯拉象龜是保育類嗎?
    亞達伯拉象龜是《華盛頓公約》II級保育類動物,任何形式的非法買賣、飼養均屬違法。

保育類烏龜種類——台灣斑龜(長尾龜)

保育等級:台灣非保育類,但IUCN紅皮書列為「極危」(CR)。
特徵:頭部有黃綠色細紋,幼體背甲有三條淡褐色陵脊。
棲地:低海拔河川、溪流、湖泊、都市公園水池等。
保育現況:雖在台灣非保育類,但全球族群數量稀少,主要分布於台灣、越南。
常見問題

  • Q:台灣斑龜是保育類嗎?
    台灣斑龜在台灣非保育類,但因全球族群數量稀少,IUCN紅皮書列為「極危」(CR)。

保育類烏龜種類——外來種巴西龜(紅耳龜)

保育等級:非保育類,但為入侵物種。
特徵:頭部兩側有紅色斑塊,背甲呈深綠色。
棲地:適應力強,可生存於河川、湖泊、都市水池等。
保育問題:因非法放生,巴西龜在台灣成為入侵物種,搶奪原生種生存資源。

保育類烏龜種類
保育類烏龜注意事項

保育類烏龜的生存面臨多重威脅,包括非法捕獵、棲地破壞、非法買賣等。以下為保育類烏龜注意事項的詳細說明:

禁止非法買賣與飼養

  • 法律責任:根據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,非法買賣、飼養保育類烏龜,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,並科150萬元以下罰金。
  • 案例:2021年,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查獲非法飼養豹紋陸龜、蘇卡達象龜的案件,嫌疑人因非法買賣保育類動物被起訴。

避免非法捕獵與放生

  • 非法捕獵:保育類烏龜因肉質鮮美、外觀獨特,長期遭受非法捕獵。例如,柴棺龜因非法捕獵,族群數量急遽下降。
  • 非法放生:外來種巴西龜因非法放生,在台灣成為入侵物種,搶奪原生種生存資源。

保護棲地與生態

  • 棲地破壞:農業開發、道路建設等活動,導致保育類烏龜的棲地破碎化。例如,柴棺龜因棲地破壞,族群數量逐年減少。
  • 生態修復:透過植樹造林、濕地保育等措施,修復保育類烏龜的棲地。

提升公眾保育意識

  • 教育宣導:透過學校教育、社區活動等方式,提升公眾對保育類烏龜的認知。例如,台北市立動物園定期舉辦保育類烏龜的科普活動。
  • 媒體報導:透過電視、網路等媒體,報導保育類烏龜的保育現況與問題。

參與保育計劃

  • 志工活動:參與保育類烏龜的救援、放生、棲地修復等志工活動。例如,新北市動保處每年接收50-60件烏龜救援通報。
  • 捐款支持:透過捐款支持保育類烏龜的保育計劃。例如,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設有保育類烏龜的專項基金。

保育類烏龜注意事項
保育類烏龜的生存威脅與對策

保育類烏龜的生存面臨多重威脅,包括非法捕獵、棲地破壞、非法買賣等。以下為保育類烏龜的生存威脅與對策的詳細說明:

 非法捕獵與貿易

  • 威脅:保育類烏龜因肉質鮮美、外觀獨特,長期遭受非法捕獵。例如,柴棺龜因非法捕獵,族群數量急遽下降。
  • 對策
  • 加強執法:透過巡邏、檢查等方式,打擊非法捕獵與貿易。
  • 提升罰則:提高非法捕獵與貿易的罰則,增加威懾力。

棲地破壞與破碎化

  • 威脅:農業開發、道路建設等活動,導致保育類烏龜的棲地破碎化。例如,柴棺龜因棲地破壞,族群數量逐年減少。
  • 對策
  • 棲地保育:透過劃定保育區、限制開發等方式,保護保育類烏龜的棲地。
  • 生態廊道:建設生態廊道,連接破碎化的棲地,提升物種的擴散能力。

外來種入侵

  • 威脅:外來種巴西龜因非法放生,在台灣成為入侵物種,搶奪原生種生存資源。
  • 對策
  • 禁止放生:透過立法禁止非法放生外來種。
  • 清除行動:定期清除外來種,減少對原生種的威脅。

 氣候變遷

  • 威脅:氣候變遷導致棲地環境改變,影響保育類烏龜的生存。例如,乾旱導致蘇卡達象龜的棲地減少。
  • 對策
  • 氣候適應:透過研究保育類烏龜的氣候適應性,制定保育策略。
  • 減碳行動:透過減少碳排放,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。

保育類烏龜
保育類烏龜的未來展望

保育類烏龜的保育工作雖面臨多重挑戰,但透過政府、社會組織與公眾的共同努力,仍可望取得進展。以下為保育類烏龜的未來展望:

法律完善與執法加強

  • 法律完善:透過修法,提升保育類烏龜的保育等級與罰則。
  • 執法加強:透過增加執法人員、提升執法技術等方式,打擊非法捕獵與貿易。

 棲地保育與生態修復

  • 棲地保育:透過劃定保育區、限制開發等方式,保護保育類烏龜的棲地。
  • 生態修復:透過植樹造林、濕地保育等措施,修復保育類烏龜的棲地。

公眾參與與教育宣導

  • 公眾參與:透過志工活動、捐款支持等方式,提升公眾的保育參與度。
  • 教育宣導:透過學校教育、社區活動等方式,提升公眾對保育類烏龜的認知。

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

  • 國際合作:透過與其他國家、國際組織的合作,共同保育保育類烏龜。
  • 技術交流:透過技術交流,提升保育類烏龜的保育技術與能力。

小結

保育類烏龜是台灣熱帶雨林與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,但因非法捕獵、棲地破壞、非法買賣等問題,許多物種已面臨生存危機。透過禁止非法買賣與飼養、避免非法捕獵與放生、保護棲地與生態、提升公眾保育意識、參與保育計劃等措施,我們可共同守護這些雨林精靈。保育類烏龜的保育工作需政府、社會組織與公眾的共同努力,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為後代留下一個生機盎然的自然世界。

關於作者:

🐢大家好,我是小張!🐸

目前,我在熱帶雨林自然生態保護區工作,每天和各種各樣的動物打交道,尤其對烏龜和蛙類情有獨鍾!🌿 不管是憨態可掬的陸龜、神秘莫測的水龜,還是色彩斑斕的樹蛙、叫聲奇特的雨蛙,我都研究過不少,也救助過很多受傷或生病的小傢伙。

為什麼寫這個烏龜和蛙的博客? 在野外考察時,我發現很多人對這些小生命充滿好奇,但瞭解得並不多——比如它們的習性、生存現狀,甚至如何科學飼養。有些朋友因為不瞭解,不小心傷害了它們,或者養錯了方式。所以,我想用輕鬆有趣的方式,分享關於龜類和蛙類的知識,帶大家走進它們奇妙的世界!🔍

我的風格?

  • 探險故事+實拍記錄 📸:帶你看雨林裡的龜蛙日常!

  • 救助經驗分享 🏥:如何照顧生病或受傷的龜蛙?

  • 趣味冷知識 💡:比如“為什麼有些蛙會變色?”“烏龜到底能活多少年?”

  • 偶爾吐槽+生活日常 🍵:比如“今天又差點被某隻暴躁龜咬到手……”

如果你也喜歡這些慢吞吞或蹦蹦跳的小可愛,歡迎常來逛逛!一起守護它們,也一起發現自然的魅力吧!🌎✨